真空搅拌桶作为负压环境下物料混合的核心设备,其内壁、搅拌桨叶、密封件易残留物料(如树脂、浆料、药液),若清洁不全,会导致交叉污染;消毒不到位则可能滋生微生物,影响产品质量。以下梳理覆盖“清洁-消毒-验证”全流程的规范操作,适配制药、食品、新能源等行业需求。
一、清洁消毒前准备
设备与工具准备
备好专用清洁工具(软毛刷、尼龙刮板、高压喷淋枪),避免使用钢丝球等硬质工具划伤桶壁;根据物料特性选择清洁剂(如有机残留用5%氢氧化钠溶液,无机残留用1%硝酸溶液),消毒试剂选用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(如食品级次氯酸钠、制药级过氧化氢);准备pH试纸(检测清洁后残留)、微生物培养皿(验证消毒效果)。
安全防护与设备预处理
操作人员佩戴耐酸碱手套、护目镜、防护服;关闭真空搅拌系统电源,泄压至常压(真空表显示0MPa),拆卸易拆卸部件(如搅拌桨叶、进料口密封圈),单独清洁消毒;检查桶内是否有物料结块,用刮板轻轻清理大块残留(避免用力过猛损坏内壁涂层)。
二、分步骤规范操作
1.预清洁:去除可见残留
用高压喷淋枪(水压0.2-0.3MPa)冲洗桶内壁、搅拌轴及桨叶,重点冲洗桨叶根部、桶底转角等易积料部位,持续冲洗5-10分钟,直至无可见物料残留;
拆卸下的部件放入清洁剂溶液中浸泡(浸泡时间15-20分钟,温度40-50℃可提升清洁效果),用软毛刷刷洗表面,再用纯化水冲洗3次。
2.深度清洁:消除隐形残留
配置清洁剂溶液(浓度按说明书要求,如氢氧化钠溶液浓度5%),倒入
真空搅拌桶至1/3高度,启动搅拌系统(转速50-100r/min),搅拌20分钟,让清洁剂充分接触桶内各部位;
排放清洁剂溶液,用纯化水高压喷淋冲洗桶内及部件,每次冲洗后检测冲洗水pH值,直至pH值与纯化水一致(无清洁剂残留);
启动真空泵,抽干桶内水分(或用热风烘干,温度60-80℃,时间30分钟),避免潮湿环境滋生微生物。
3.消毒:杀灭微生物与活性成分
按比例配置消毒试剂(如200mg/L次氯酸钠溶液、3%过氧化氢溶液),均匀喷洒桶内壁、搅拌部件及密封件,或采用浸泡方式(部件浸没),作用时间20-30分钟(参照试剂说明书);
消毒后用无菌水(制药行业)或纯化水(食品行业)冲洗2-3次,去除消毒试剂残留;
对密封件等橡胶部件,消毒后涂抹食品级或制药级硅脂,防止老化变硬,延长使用寿命。
4.效果验证:确保达标
清洁验证:用棉签擦拭桶内壁、桨叶表面,检测棉签上是否有残留(如制药行业检测TOC≤0.5mg/L);
消毒验证:在桶内不同位置放置微生物培养皿,培养后菌落数需符合行业标准(如食品行业≤10CFU/皿,制药行业无菌);
验证合格后,盖上防尘罩,记录清洁消毒时间、试剂种类、验证结果,归档留存。
三、注意事项
清洁消毒周期:连续生产时每日1次,更换物料品种时必须立即清洁消毒;
避免清洁剂与消毒试剂混用(如酸性清洁剂与碱性消毒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);
若桶内壁有涂层(如聚四氟乙烯涂层),禁止使用强腐蚀性试剂(如浓盐酸),防止涂层脱落;
长期停用前需清洁消毒并烘干,定期(每2周)通风防潮,避免内壁锈蚀或霉菌滋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