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型软胶囊机是制药、保健品研发实验室中用于小批量制备软胶囊的核心设备,广泛应用于配方筛选、工艺优化和样品试制。对于初次接触该设备的操作人员而言,掌握其基本结构、工作原理和标准操作流程是确保实验成功、保障安全的前提。本指南将帮助新手快速上手,顺利完成初次软胶囊制备。
一、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
实验型软胶囊机主要由明胶液供料系统、药液供料系统、滚模系统、冷却定型系统和电控系统五大模块组成。其工作原理基于“旋转压模法”:明胶液与药液分别输送至滚模(两对旋转钢模)的进料区,钢模闭合时将两层胶皮夹住药液,通过模具的冲压形成胶囊体,随后在冷却区固化定型,较终由刮刀分离并输出成品胶囊。
二、快速上手操作步骤
1.开机前准备
环境检查:确保设备置于平稳、洁净、通风良好的实验台,周围无振动源。
物料准备:按配方配制明胶液(通常为明胶、增塑剂、水)并预热至50-60℃;药液需过滤除杂,温度控制在35-45℃。
模具安装:根据所需胶囊规格(如00#、1#)选择对应滚模,用专用工具安装并紧固,确保旋转平稳无卡阻。
清洁与润滑:检查滚模表面是否清洁,必要时用无水乙醇擦拭;对传动部件加注适量食品级润滑脂。
2.参数设置与调试
打开电源,启动加热系统,设定明胶桶、药液桶及滚模温度。
设置滚模转速(通常1-3 rpm)、明胶液与药液的供料泵速,初始值可参考设备手册。
开启冷却风机或冷风循环系统,确保出模区温度低于25℃。
3.试运行与参数优化
先空载运行,观察滚模旋转是否平稳,各泵工作是否正常。
开启明胶液和药液供应,进行低速试生产,收集前几粒胶囊检查:
胶囊是否完整封合(无漏液、无气泡);
大小是否均匀;
胶皮厚度是否适中。
根据结果微调温度、泵速和转速,直至胶囊质量稳定。
4.正式生产与收尾
连续运行,定时抽样检查胶囊外观与重量差异。
生产结束后,先关闭药液供应,待明胶液排空后停机。
拆卸滚模、料管等接触物料的部件,用温水或适宜溶剂清洗干净,晾干后存放。

三、安全注意事项
高温部件禁止触摸;
严禁在设备运行时打开防护罩;
明胶液温度过高易焦化,需定期清理。
遵循以上步骤,新手可在1-2小时内完成初次操作,为后续研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。